6月12日至14日,以“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在世博展览馆举行。为贯彻落实学校“三个指导意见”,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组织7项创新成果在高校展区展出。项目涵盖航运技术、智慧港口、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受到媒体和观众广泛关注。参展期间,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陈海鹏等领导参观了学校展出的科技成果,听取了课题组的介绍,了解了成果技术水平、转化方式、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对成果的技术先进性及产业前景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14日上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宝吉教授团队研发的“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及监测系统”在上交会高校展区的“创智汇”活动中进行了项目路演,课题组同现场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14日下午,2024年高等院校发明选拔赛颁奖典礼在上交会高校展区举行。本次选拔赛中,经济管理学院程爵浩副教授指导杨文涛、李杰、张泽佳、路保安、陈丹瑕等同学完成的“上海海桓科技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项目荣获铜奖,获奖学生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商船学院胡以怀教授团队研发的通用型机电设备振动检测仪,可进行振动信号的数据采集、数字滤波,时域和频谱分析,实现各种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趋势预报,包括齿轮箱、轴承、传动轴系、柴油机、发电机等设备。输入设备的振动测点号、机器运行转速、发动机功率,仪器会自动选择测试参数和分析方法,不需要人为干预,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道伦教授团队研发的压载水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样本经过双荧光染料染色完成后,启动真空抽滤装置,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微生物会过滤转移到预先安装好的滤膜上,再利用带有自动载物平台的荧光显微镜对整张滤膜进行拍照拼接,通过图像处理,对获得的图像进行识别计数。此方法提高了检测计数效率,避免了微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光亮透明的滤膜背景不会影响后续检测计数,且能显著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样本的平均检测时间可由20-30min减短至3min左右。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丁一教授团队研发的时空孪生监控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从自动化码头工作实际和现场巡检工作需求入手,基于大疆工业级经纬M300RTK无人机以及工业级M30机库硬件平台,融合无人机管控,机器视觉识别和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了港口智能识别和时空孪生监控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服务于码头巡检和安防领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港口的设备庞大监测难、人员分散监管难、场区复杂保障难等问题,实现了箱区堆垛质量检测、绑扎规范安全检查、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箱残损检测和识别、基础设施完备检查、红外视频遥感监控。相关产品已在上港多个码头和物流园区成功落地。以上3项创新成果以实物加展板的形式重点展示,信息工程学院徐艳丽教授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中低时延高可靠车载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曾骥教授团队研发的船舶重量控制系统;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宝吉教授团队研发的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及监测系统;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鲍春腾老师团队研发的面向港作拖轮的船舶智能能效与动力优化管理系统4项成果以展板形式在展会上展示。
图1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一行听取学校课题组介绍
图2 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采访学校课题组
图3 学校课题组介绍参展成果
图4 “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及监测系统”课题组进行项目路演
图5 “上海海桓科技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项目获奖学生代表上台领奖
图6 学校展台现场
图7 学校展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