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海洋温差驱动的发电-制冷-制淡水一体化综合能量系统

时间:2025-10-20浏览:10设置

一、技术背景

随着能源及环境压力的加大, 包括海水淡化产业在内的盐溶液盐水分离,对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的要求在日益提高。所以,开发一种可以利用废弃低品位能源或可再生能源驱动,并且具有高回收率、浓缩率的盐水分离技术,是实现盐溶液盐水分离领域清洁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必然要求。

二、技术原理

试验测试过程中,含盐量3%-8%的氯化钠稀溶液经高压泵送至离心式喷嘴,雾化喷入真空蒸发室中。雾化细微液滴经过喷口一次闪蒸、热管表面吸热沸腾,分离出的水蒸气被吸附床A内的吸附剂快速吸附转移,剩余溶液被浓缩并泵出腔体。待吸附接近饱和,切换吸附床A汽路使其与冷凝室连通,并切换水路使床内水管由流通冷却水变为流通热水。此时,吸附床A内的吸附剂受热脱附再生,得以循环使用。当吸附床A脱附时,吸附床B进行吸附,双床交替进行吸附-脱附,使试验得以连续进行。

三、技术优势

实现了喷雾闪蒸与液滴蒸发过程再热的物质和能量耦合,并以固体吸附剂为相分离低压端,大幅提高了压力差,显著降低了低品位热源温度。相较于传统单级闪蒸器,新方案使水分离率从5%跃升至48%,且装置紧凑,能利用低至40℃的低品位热源(此时分离率为5%)。该方案对低品位热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单位体积装置淡水产量和制取高浓盐水有重要意义。

四、应用场景

除湿溶液再生、海水淡化、工业盐水/污水处理、低品位能源利用等。

图1 1kW级试验系统

图2 50kW级磁悬浮中试系统

联系部门:上海海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人:吴老师/王老师

电话:38283308/50193210

电子邮件:gswu@shmtu.edu.cn


上海海事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海港大道1550号行政楼212
返回原图
/